关于我们
ABOUT US
加入我们
JOIN U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职业概况
(一)职业名称
茶艺师(2018年版)
(二)职业编码
4-03-02-07
(三)职业定义
在茶室、茶楼等场所,展示茶水冲泡流程和技巧,以及传播品茶知识的人员。
(四)职业技能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
1、五级/初级工
2、四级/中级工
3、三级/高级工
4、二级/技师
5、一级/高级技师
(五)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常温,无异味。
(六)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好的形体知觉能力与动作协调能力,较敏锐的色觉、嗅觉和味觉。
(七)普通受教育程度
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力)。
(八)职业技能鉴定要求
一>申报条件
1、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申报五级/初级工:
⑴ 年满16周岁,拟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⑵ 年满16周岁,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2、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申报四级/中级工:
⑴ 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5年。
⑵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五级/初级工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3年。
⑶ 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技工院校或中等及以上职业院校、专科及以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含在读应届毕业生)。
3、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申报三级/高级工:
⑴ 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10年。
⑵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4年。
⑶ 取得符合专业对应关系的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1年。
⑷ 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技工院校高级工班及以上毕业证书(含在读应届毕业生)。
⑸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取得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及以上普通高等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在读应届毕业生)。
⑹ 取得经评估论证的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及以上普通高等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证书(含在读应届毕业生)。
4、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申报二级/技师:
⑴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5年。
⑵ 取得符合专业对应关系的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5年,并在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1年。
⑶ 取得符合专业对应关系的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1年。
⑷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2年。
⑸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满2年的技师学院预备技师班、技师班学生。
5、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申报一级/高级技师:
⑴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5年。
⑵ 取得符合专业对应关系的中级职称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5年,并在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1年。
⑶ 取得符合专业对应关系的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1年。
二>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以及综合评审。理论知识考试以笔试、机考等方式为主,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职业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技能考核主要采用现场操作、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从事人员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技能水平;综合评审主要针对技师和高级技师,通常采取审阅申报材料、答辩等方式进行全面评议和审查。
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和综合评审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
三>监考人员、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中的监考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1:15,且每个考场不少于2名监考人员;技能考核中的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1:5,且考评人员为3人(含)以上单数;综合评审委员为3人(含)以上单数。
四>鉴定时间
1、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90分钟;
2、技能考核时间:
⑴ 五级/初级工不少于20分钟;
⑵ 四级/中级工不少于20分钟;
⑶ 三级/高级工不少于20分钟;
⑷ 二级/技师不少于30分钟;
⑸ 一级/高级技师不少于30分钟;
3、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20分钟。
五>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或计算机房进行;
技能考核在具备品茗台且采光及通风条件良好的品茗室或教室、会议室进行,室内应有泡茶(饮茶)主要用具、茶叶、音响和投影仪等相关辅助用品。
■ 基本要求
(一)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职业守则
⑴ 热爱专业,忠于职守。
⑵ 遵纪守法,文明经营。
⑶ 礼貌待客,热情服务。
⑷ 真诚守信,一丝不苟。
⑸ 钻研业各,精益求精。
(二)基础知识
1、茶文化基本知识
⑴ 中国茶的源流。
⑵ 饮茶方法的演变。
⑶ 中国茶文化精神。
⑷ 中国饮茶风俗。
⑸ 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⑹ 茶的外传及影响。
⑺ 外国饮茶风俗。
2、茶叶知识
⑴ 茶树基本知识。
⑵ 茶叶种类。
⑶ 茶叶加工工艺及特点。
⑷ 中国名茶及其产地。
⑸ 茶叶品质鉴别知识。
⑹ 茶叶储存方法。
⑺ 茶叶产销概况。
3、茶具知识
⑴ 茶具的历史演变。
⑵ 茶具的种类及产地。
⑶ 瓷器茶具的特色。
⑷ 陶器茶具的特色。
⑸ 其他茶具的特色。
4、品茗用水知识
⑴ 品茗与用水的关系。
⑵ 品茗用水的分类。
⑶ 品茗用水的选择方法。
5、茶艺基本知识
⑴ 品饮要义。
⑵ 冲泡技巧。
⑶ 茶点选配。
6、茶与健康及科学饮茶
⑴ 茶叶主要成分。
⑵ 茶与健康的关系。
⑶ 科学饮茶常识。
7、食品与茶叶营养卫生
⑴ 食品与茶叶卫生基础知识。
⑵ 饮食业食品卫生制度。
8、劳动安全基本知识
⑴ 安全生产知识。
⑵ 安全防护知识。
⑶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知识。
9、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知识。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知识。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知识。
⑸《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相关知识。
(三)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 五级/初级工
(一)接待准备
1、仪表准备
2、茶室准备
(二)茶艺服务
1、冲泡备器
2、冲泡演示
(三)茶间服务
1、茶饮推介
2、商品销售
■ 四级/中级工
(一)接待准备
1、礼仪接待
2、茶室布置
(二)茶艺服务
1、茶艺配置
2、茶艺演示
(三)茶间服务
1、茶品推介
2、商品销售
■ 三级/高级工
(一)接待准备
1、礼仪接待
2、茶事准备
(二)茶艺服务
1、茶席设计
2、茶艺演示
(三)茶间服务
1、茶事推介
2、营销服务
■ 二级/技师
(一)茶艺馆创意
1、茶艺馆规划
2、茶艺馆布置
(二)茶事活动
1、茶艺演示
2、茶会组织
(三)茶事管理
1、服务管理
2、茶艺培训
■ 一级/高级技师
(一)茶饮服务
1、品评服务
2、茶健康服务
(二)茶事创作
1、茶艺编创
2、茶会创新
(三)茶事管理
1、经营管理
2、人员培训